在天津港保税区总工会等共同举办的职工亲子科学实验活动现场,当气球被浸入液氮,瞬间缩成一只“小团子”,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。这种“科学实验操作体验+科学原理讲解”的互动模式,让小朋友们直观感受到科学实验的乐趣。孩子的欢声笑语让职工不禁感叹:“工会‘娘家人’不只是在‘托管孩子’,更是在‘点燃’孩子心中对知识的渴望。”
像这样为有需求的职工子女提供暑期托管服务的例子,已经在很多基层单位成为常态。
聚合资源,合力托举
7时30分,王女士带着女儿踏进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堂,原本严肃的办公楼热闹得像幼儿园:彩色地垫、绘本角、滑梯和积木盒排成一条“欢迎通道”。她把印有女儿的姓名贴纸往小书包上一贴,挥挥手就去刷脸打卡——像把一份牵挂轻轻放下。
为让职工安心上班,工会着力缓解暑期“看护难”问题,聚合资源,变“单打独斗”为“协同发力”,统筹企业、社区、学校、社会组织四方资源,职工子女暑期托管从“有人管”升级为“管得好”,尝试建立系统化、可持续、可复制的“带娃上班”方案。
不止在企业,职工子女的暑期托管服务已经延伸到社区。河北区昆云里社区工会“暖新自习室”启动“昆云逐梦·盛夏童行”夏令营,首场“云间物语·理趣今夏”物理实验课邀请天津理工大学志愿者,用趣味实验把声音、毛细现象讲得活灵活现。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工会为解决职工家庭负担,适时购买社会组织服务,从校外托管机构聘请全科辅导老师,对职工子女进行专业化课业辅导。
托管机制的创新,解决了“谁来管”“在哪管”的基础问题。而要让托管服务真正赢得职工信赖、促进孩子成长,关键在于增加服务内容的“含金量”。
乐学趣玩,成长赋能
暑期托管服务不该只是娃“有人看”,更该让托管班、夏令营成为孩子丰富兴趣培养的成长乐园。因此,今年各基层工会在面对暑期托管工作,更倾向以满足孩子作业指导、兴趣培养、习惯养成、素质提升等需求为出发点,为职工子女提供定制化托管服务,把单纯“带娃”升级为有效“育人”。
中国民航大学工会组织的夏令营把校园变成巨大的“游乐场”:上午孩子们在趣味田径挑战赛上挥汗如雨,下午则到天津自然博物馆开启科学探索之旅,傍晚又蹲在菜地里玩趣味采摘。知识不再是端坐教室中才能学到的,而是藏在笑声、汗水和泥土里。
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工会在2025年民辅警子女暑期研学系列活动中,特别增设“反诈小卫士”主题研学。在反诈中心实战观摩环节,警宝们通过模拟接警平台了解案件侦办流程,在互动问答中掌握防诈知识,将安全意识的种子深植心田。“活动既解决了民辅警子女暑期看护难题,更以‘行走的课堂’形式拓展青少年综合素质教育。”总队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这个暑假,孩子回家的话题变了——从“今天吃了啥”变成“妈妈,声音原来看得见!”当托管服务既有深度又有温度,成长需求被真正看见,那股暖流便顺着孩子的笑脸淌进父母心里,化为对“娘家人”由衷地点赞。
安心托付,暖意回响
18时30分,职工张女士来到西青区工会夏令营接走女儿,小姑娘一路蹦跳,把自己亲手做的漆扇举得高高的,美滋滋地说:“老师表扬我了。”在今年的夏令营中,照顾着500余个来自区内职工家庭的子女。在各托管班的食堂里,大厨正在准备托管班第二天的丰富食材,营养师把早餐的菜单又核对了一遍——虾仁蒸蛋、玉米、牛奶,“三餐两点”一个都不能少。
有家长偷偷算过:以前暑假,为了给娃找个好去处愁得不行。如今则不同,以天津平高智能电气有限公司工会的暑期托管班为例,他们在华明高新区工会的协助下,不仅推出“弹性时间+精准对接”,托管服务时间从7时50分至18时30分,覆盖职工通勤高峰。他们用精准的作息刻度,丈量对职工家庭的关怀温度,让每一位职工和孩子都能感受到“稳稳的幸福”。
“工会‘娘家人’解决了我们上班带娃两难全的困境,让我工作起来特别踏实!”“此举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,让我们倍感安心。”……职工们的反馈句句真诚,印证“娘家人”对职工的点滴关怀。
把“关键小事”办成“民心大事”,工会“娘家人”用一份有温度的民生答卷,为职工子女的暑期撑起了一把“安心伞”。当暑气渐消,那些留在孩子手心的漆扇、留在家长相册里的笑脸、留在工会台账上的数据,终将汇成这座城市最柔软的底气——让每一个奋斗者,都被温柔以待。
(天津工人报记者高竹君 孙祎 王晓君 吴淑平 秦帆 王洪宇 姜凯琦 通讯员赵中贺 张铁铮 李春燕 王治霖)
九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